当前位置:首页 >韩氏历史 >历史名人
《旧唐书》中韩氏人物
作者:中韩会   时间:2022/5/19 9:40:00    来源:    阅读次数:3672

《旧唐书》中韩氏人物

一、韩瑗

韩瑗,字伯玉(606一659),京兆三原(今陕西三原)人。唐刑部尚书韩仲良之子。韩瑗出身南阳韩氏,历任兵部侍郎,黄门侍郎,同中书门下三品,侍中,袭封颍川县令。他在废后之争时,支持长孙无忌,反对武则天,引起武则天的嫉恨。显庆二年(657),韩援被诬陷谋反,贬为振州刺史。显庆四年(659)病逝,时年54岁,又被抄没家产,子孙被发配到五岭以南地区,到中宗年间才平反。

二、韩休

韩休,字良士(672一740),京兆长安(今陕西长安)人,唐朝宰相,凤阁舍人韩大敏之侄儿,洛州司户韩大智之子。韩休制举出身,后被举为贤良,历任左补阙,主爵员外郎,中书舍人,礼部侍郎,虎州刺史,工部侍郎尚书右丞。733年,韩休受到中书令萧嵩举荐,担任黄门侍郎,同平章事。他生性刚直,敢直言犯谏,后被罢为工部尚书。开元二十七年(739)病逝,时年68岁,追赠扬州大都督。762年,唐肃宗追赠韩休为太子太师。

三、韩游瑰

韩游瑰,河西灵武人。在本军任职,历任偏裨将佐,积累军功升至宁节度使。德宗出京临幸奉天,侍卫军尚未聚集,韩游瑰与庆州刺史论惟明合兵三千人奔赴国难,从乾陵北面经过赴醴泉以抵拒朱泚。适逢有人从京城来,说贼兵两宿便会来到,皇上命令立即追回韩游瑰等人的部队。刚进入壁垒,朱沘的军队果然来到,韩游瑰便出城在城下同贼兵接战,略有失利,便退回城中。贼军急忙抢夺城门,韩游瑰与贼军隔着城门血战,直到天黑才解围。从此贼军每天攻城,韩游瑰、论惟明倚城据守,亲自冒着弓矢流石作战,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,解救国难的功劳,首先要数韩游瑰。

四、韩滉

韩滉,字太冲,长安人,少师休之子。以荫补骑曹参军。唐至德年任吏部员外郎,性强直明吏事,以户部侍郎判度支数年。德宗时为镇海军节度使,遣将破走李希烈,调发粮帛以济朝廷。贞元初加检校左仆射及江淮转运使,封晋周公。性节俭,衣裘茵袱,十年一易,居处仅避风雨,不为家人资产,幼有美名,天资聪明,善《易》与《春秋》,好鼓琴。能书善画,长于隶书,章节学梁侍中,草书得张旭笔法,亦工篆草。擅画农村风俗景物,写牛、羊、驴等走兽神态生动,尤以画牛“曲尽其妙”。画迹有《李德裕见客图》《尧民击壤图》《田家风俗图》等36件,著录于《宣和画谱》。传世作品有《五牛图》卷,纸本、设色、笔墨稳健,恣态各异生动有神。

五、韩翃

韩翃,字君平,南阳(河南南阳)人,唐代诗人。是“大历十才子”之一。天宝13年(754)中进士,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,后随侯希逸回长安闲居十年。建中年间,因作一首《寒食》诗,被唐德宗赏识,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。韩翃的诗笔法轻巧,写景别致,当时广为传诵。著有《韩君平诗集》。

六、韩洪

韩洪,韩休之子。洪学问高,风雅致尚,任司库员外郎,华州长吏。安禄山造反,西京失守,洪落于贼手,贼授洪官职,洪不接受,并逃跑至山谷,又被贼擒,洪拼命抵抗而死。肃宗听到韩洪以身殉忠事迹后,赠太常卿。

七、韩洄

韩洄,韩休次子,以祖荫受任,官至谏议大夫,知制造。兴元元年三月,入为兵部侍郎,六月为京兆尹,七月加御史大夫。贞元二年为刑部侍郎,寻复兵部侍郎,贞元七年十一月,为国子祭酒。

八、韩皋

韩皋,韩滉之子,字仲间,唐尚书右丞。由云阳尉贤良科,拜右拾遗,转左补阙,累迁起居郎、考工员外郎。为人厚重大器,颇有简居自处。顺宗时,入为东都留守。元和八年八月,加检校吏部尚书,兼许州刺史,充忠武军节度使。后入为吏部尚书,兼太子少傅,判太常卿事。823年以官东都留守,上任行至戏源驿,突发病而死,时年七十九岁,赠太子太保,谥曰贞。

九、韩愈

韩愈(768一824)字退之,河南河阳人,父仲卿。唐时昌黎的韩氏为一时著姓,与愈同宗,常自称昌黎人,故世称韩昌黎。早孤,从兄嫂抚养。贞元八年进士及第,十九年任监察御史,因上疏极言官市之敝,贬为阳山令。宪宗元和十二年,随裴度平淮西,升刑部侍郎。因上书谏遣使往凤翔迎佛骨事,贬潮州刺史。穆宗时,招为国子监祭酒,转兵部、吏部侍郎。

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,思想上尊儒排佛,愈学贯通六经百家,极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,倡散体,与柳宗元同为古文学运动的倡导者。文笔雄健,气势磅薄,其散文在继承先秦、两汉古文的基础上,加以创新和发展,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。为后世古文学家所宗,称韩文,是唐文学家、哲学家、诗人。

所作《原道》《原性》,强调自尧舜至孔孟一脉相传的道统,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;又认为人性有上、中、下三品之分。但在《师说》中,却又承认“人非生而知之者”并提出“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”的合理见解。

在《马说》中说“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”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”。其诗力求新奇,以文入诗,有时流于险怪,对宋诗影响颇大,长庆4年12月去世,时年57岁。追认韩愈为礼部尚书,谥号为“文”,后世称他作韩文公。门人李汉编其撰,作《昌黎先生集》。新旧唐书皆有传。

十、韩弘

韩弘,颍川人。其祖、父无闻,世居滑之匡城。少孤,依母族。刘玄佐即其舅也。事玄佐为州掾,累奏试大理评事。玄佐卒,子士宁被逐。弘出汴州,为宋州南城将。刘全谅时为都知兵马使。贞元十五年,全谅卒,汴军怀玄佐之惠,又以弘长厚,共请为留后,环监军使请表其事,朝廷亦以玄佐故许之。自试大理评事检校工部尚书、汴州刺史,兼御史大夫、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、宋亳汴颍观察等使。

十一、韩思复

韩思复,字绍出,京兆长安人。祖父韩伦,贞观年中任左卫率,赐长山县男爵。韩思复很小时就死了父亲。长到十岁时,他母亲对他说了父亲死的情况,他听了伤心悲痛几乎昏厥。他的祖父非常喜爱他,曾经说:“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光宗耀祖的。”那时家里很富有,但他对于金玉、车马、游玩从不过问。学习十分认真,参加秀才考试得了高名次。

韩思复曾任梁州仓曹参军。遇到天大旱,他就开仓赈民,州里责备他,他回答:“人穷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,不如赈粮给他们让他们活命,不让他们当盗贼。”州里不能折服他。后来调任汴州司户,为政宽仁,不行杖刑。因母亲死而离任,就砍柴卖了自给。那时姚崇任夏官侍郎,非常赏识他,除丧后提拔他为司礼博士。后来步步高升,直至礼部郎中。

景龙年间,韩思复入京都任给事中。开元初年,任谏议大夫。后来,又为黄门侍郎。思复性格恬澹,说话和气,讲仁义道德,从不做违纪之事。后来不久转为太子宾客,去世时七十有余。



中韩会二维码
备案/许可证号: 渝ICP备2022003722号-1 渝ICP备2022003722号-2
中华文化促进会韩武子文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